發音漂亮的訣竅:[l]
對一般母語是華語的人來說,L這個發音本身雖然不難,但是很容易受到影響,將華語的思維直接拿來套用。
這種情況通常在字尾子音是 [l] 如「balle」、「sol」、「il」、「elle」(後面不連誦、不連音)的時候特別明顯,
或者是 [l] 接其它子音的狀況,例如「Alpes」、「film」、「golfe」、「bulbe」、「tumultueux」等等。
那麼,怎樣才算發音漂亮或不漂亮呢?
首先,我們需要了解所謂「母語帶給我們的影響」是什麼。
華語當中最接近的音是「ㄌ」(漢語拼音lē),但當我們在唸「ㄌ」這個注音符號的時候,為了讓對方聽得清楚,我們其實發出來的聲音是「ㄌㄜ」(國際音標 [lɤ]),也就是在原本的子音(聲母)[l] 之外刻意搭配一個本來沒有的母音(韻母)「ㄜ」,以至於我們很容易忽略「ㄌ」本身其實是子音。
反過來說,如果我們暫時拋開注音符號的邏輯,對於使用其它拼音系統的讀者而言,把「嘞」(ㄌㄜ,lē)這個字的發音拆解一下,就會發現 [l] (舌尖放在上顎不動、聲帶振動)再加上 /ɤ/(嘴巴半開、舌頭平放發聲)的發音很容易被不自覺套用到法語的 [l]。
為求方便額外加上「ㄜ」的狀況在華語溝通上不會有問題,可一旦跨到外語學習,許多人會不自覺把本來就是額外附加的母音「ㄜ」一併挪到外語的子音 [l] 後面,使得 [l] 的發音變成 [lɤ]。因此,我們就會很常聽到「il」的發音變成「億了」,「elle」變成「欸了」或「誒了」,沒意識到在法語中,[l] 的後面並沒有任何母音。
之所以會有這個問題,主要也是因為 [l] 本身雖然是子音,但是屬於「有聲的」子音,發音時聲帶需要震動。也因此,很多人會不小心發音過頭、過量(過亮),變成了 [lɤ]。
換句話說,只要我們把這個習慣改一下,除非後面接母音,否則每次發 [l] 這個聲音的時候記得「舌尖貼在上顎牙齦附近不要放下來」。這時我們就會發現整個字的發音立刻漂亮很多,氣質都不一樣了!
有些人在短時間之內可能無法一下子改過來,自己的耳朵可能也不一定立刻分辨得出正確與否,甚至不小心走回頭路。所以如果可以的話,最好找個老師協助,慢慢調整、持續糾正。(其實韓語中也有很類似的音,如果有在看韓劇的不妨注意一下)
真要細究起來,這其實算是一個蠻細微的錯誤,就算放著不改,法國人當然還是聽得懂。但如果想要講一口漂亮悅耳的法語,這個細節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哦!
以下提供其它單字和句子作為練習:
Profil |
[pʁɔ.fil] |
輪廓 |
|
Etoile |
[e.twal] |
星星 |
|
Possible |
[pɔ.sibl] |
可能的 |
|
Millefeuille |
[mil.fœj] |
千層酥 |
|
Constantinople |
[kɔ̃s.tɑ̃.ti.nɔpl] |
君士坦丁堡 |
|
Filtre |
[filtʁ] |
過濾器 |
|
Volcan |
[vɔl.kɑ̃] |
火山 |
|
Calcul |
[kal.kyl] |
計算 |
|
Alcool |
[al.kɔl] |
酒精 |
|
Palpable |
[pal.pabl] |
可觸知的、 具體明顯的 |
Dans le tumulte de Constantinople, le profil de l'étoile était palpable, semblant posséder une force magnétique qui attirait les regards des passants curieux.
在君士坦丁堡的喧囂中,那顆星星的輪廓是明顯的,彷彿具有一股磁力,吸引路人好奇的目光。
Such a beautiful (and write) as if everything is a miracle. Such a beautiful article! Some people live (and write) as if everything is a miracle.